桃子圈

微博(234)
在难以对抗大环境时,大多数人恐怕都会选择适应。然而,这种适应是仅指行动上身体上的适应,还是同时包括内心中精神上的适应?如果只是行动上身体上的适应,由于知行不一,个体就不免会比较痛苦,《卧虎藏龙》中的李慕白与俞秀莲其实都属于这种。反之,如果内心中精神上也同时选择适应,虽然做到知行合 ...全文
转发 428
评论 223
赞 2735
“在舆论去中心化的趋势下,这里还有一些平衡机制,能够保持相对理性,能凝聚一些社会共识,实属难能可贵。”这也是我还留在微博的原因。社会事件或案件都越来越没法评论,因为根本没有具有公信力的媒体报道具体的事实。
#农夫山泉#事件差不多已经消停了,但此事的一个谜团可能还会萦绕很久——就是全网很少有大v主动攻击农夫山泉,顶多冷言两句,敢主动带节奏几乎没有,但为什么最后舆情仍然难以收拾?一个被频繁指出的原因是「舆论的去中心化」,换句大白话来说就是汹涌的声浪是“自下而上”生成的,难以被所谓精英阶 ...全文
转发 280
评论 116
赞 1176
社会的主流声音,是另一种捆绑个体的力量。有一篇《这可能就是东亚性》的公号文章,相关分析很有意思,核心表达的就是:“东亚人的一生,是相信主流的一生。”下文的内容来自前述公号文章:【所有不遵从内心声音,而遵从主流声音的人,不论现状如何,都不需要解释什么。读了不喜欢的专业,正常, ...全文
转发 765
评论 403
赞 3615
【下面这篇短的影评是两年前发过的,不过微博上已经没有了,所以重发一下。现代人的理想人生是为自己而活,但实际上很难做到。尤其是在东方社会,个体过多地被嵌套在家与国的秩序框架中,以致人生越往后走越不堪其负。家与国的叙述与修辞,恰恰又容易被滥用,对个体形成难以挣脱的道德绑架。】昨晚心 ...全文
转发 311
评论 123
赞 1272
有个现象我一直觉得不好理解,很多人愿意相信扑风捉影没有什么合理根据的阴谋论,但同时对已经降临或即将降临会影响自己的坏消息选择拒不相信。似乎只要选择不相信,坏消息就会消失不见。这种将愿望当事实的做法,本质上是不敢直面现实,反而会导致更糟糕的结果。按朋友的说法,这是一种脆弱的固执。 ...全文
转发 310
评论 270
赞 3324
在科兴疫苗停产之后,原担任国药集团总工程师与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的杨晓明也被抓。杨还担任过中国生物与北京生物的董事长。打了北京生物疫苗的我,看到这样的消息实在是心情复杂。查了一下,北京生物属于国药集团。『官方确认:“中国新冠疫苗之父”、国药首席科学家杨晓明违法违纪』 ...全文
转发 1983
评论 2508
赞 25874
去年11月底完成的有关网络暴力的论文,以《网络暴力刑法治理的基本立场》为题,发表在《政法论坛》2024年第3期上。这篇论文值得记一笔,是因为它是经历了两年的学术写作停滞后重新出发而写的。这样的停滞,我以前从未有过,即便是生育期间也没有如此。生老二时,甚至于手术前一天,我还在赶写一篇论文 ...全文
转发 515
评论 367
赞 8284
近日上海市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相继通知和提示发布:严禁对已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的旅客进行“强制刷脸”核验,严禁发生不“刷脸”不能入住问题。前几天有多位朋友私信发这则消息给我,大概是因为从2019年起,我一直是人脸识别技术泛化运用的公开反对者吧。老实说,得知这则消息后,我多少有些意 ...全文
转发 529
评论 192
赞 4204
昨晚看了纪录片《八月》,发觉心境上竟有些相似之处。有一种坚定叫重新出发,有一种支持叫不离不弃。不是任由黑暗吞没,从此自暴自弃,而是努力实现自救,并且在自救的同时传递温暖人心的力量。
转发 3557
评论 1932
赞 57419
近期遇到实务中两起案件,一起涉及故意杀人,一起涉及猥亵,被害人都是未成年女孩,一个被杀,一个自杀。第一个案件,女孩是被领养的孩子,17岁,由老人抚养长大,家境贫困,与比自己大7岁的被告人谈恋爱,女孩因喜欢上同班同学而提出分手,被告人不同意分手,一刀将女孩割喉杀死。被告人有自首情节 ...全文
转发 1535
评论 438
赞 11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