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地围脖
4.4万 粉丝
 关注
20450 微博
  • 1970年1月1日
  • 昵称: 陆地围脖
  • 简介: 某校副教授,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、修复与康复性再生,建筑设计及其理论
  • 微博使用天数:19875
  • 保存微博:1394
本站在持续运行中,《免费无广告》
长期提供查看半年可见微博,请大家帮忙宣传转发!
陆地围脖
2024-05-12 22:36:41 来自 三星Galaxy S23 Ultra
一个简单朴素的看法,一个官方保护机构,如果做出的决定争议极大,那就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。
不能用只是有争议嘛,只是代表不同的保护思路嘛,辩解。
4
2
2
陆地围脖
2024-05-12 22:27:02 来自 三星Galaxy S23 Ultra
Brownfield小区,1967年建成,1996年评为二*级历史建筑。
和谢菲尔德公园山小区一样,翻新后开卖,不再作为社会住宅,争议极大。
English Heritage不是说登录这些建筑的重要理由是社会住宅的“愿景”吗?
有人赤裸裸的说,这些建筑翻新后无论在文化上、经济上都对社会住宅来说太奢侈了,意思是低收入阶 ... 展开
5
2
1
陆地围脖
2024-05-12 21:32:33 来自 三星Galaxy S23 Ultra
1988年建成,2019年7月评为二级登录建筑,也过去30年了,作为一个超市,能幸存下来不容易了。
格雷姆肖设计,应该是作为高技派的代表作登录的。
11
0
0
陆地围脖
2024-05-12 21:05:16 来自 三星Galaxy S23 Ultra
现代主义建筑的保护,由于留存的资料众多,本体可能不那么重要,但要是抛弃了原设计,那就连遗产的展示模型功能都不剩了。
如果这样,还不如不给官方保护身份,随便它改造去吧。
5
0
0
陆地围脖
2024-05-12 20:39:13 来自 三星Galaxy S23 Ultra
谢菲尔德公园山小区2008和2011年以后的对比
二级*登录建筑,原建于1950年代末。
相当一部分被拆得只剩钢筋混凝土框架,立面完全“风格化重塑”,English heritage还支持,专门写了一本“实践中的建设性保护”的小册子辩解。
理由是重要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当年社会住宅的“愿景”。
太扯淡 ... 展开
4
1
1
陆地围脖
2024-05-12 17:27:07 来自 三星Galaxy S23 Ultra
🌚//@东南晓茜:丑得很
个人对于这种所谓空间的模仿与还原实在不怎么感冒,新时代理应有新时代的气象 (图1为金陵大学北大楼旧影,图2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主楼)
2024年05月10日 13:53 来自 微博网页版
1
1
2
陆地围脖
2024-05-12 15:37:06 来自 三星Galaxy S23 Ultra
不是遗产的保护等级越低,就越可以随便变动
5
3
1
陆地围脖
2024-05-12 14:36:14 来自 三星Galaxy S23 Ultra
看过不少英国遗产再利用的纪录片,感觉农村地区管的紧,左也不让,右也不让,室内采光差,开个天窗也不让。
城市里的遗产倒是管得松,大概英国人认为城市是丑陋的罪恶之地,拼贴点能接受。
农村可是净土,精神的天堂,一点也不许污染。[裂开]
7
3
0
陆地围脖
2024-05-12 13:22:03 来自 三星Galaxy S23 Ultra
2018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一个再利用获奖项目。
因为在保护区里,而且是农村保护区,英国人又特别在意农村风貌的保持,所以外观几乎不动,核心是室内改造。
这种外观克制的做法国内少见,似乎也不太可能在我们这获奖,我们总喜欢“见新”,否则要建筑师干嘛。
18
9
5
陆地围脖
2024-05-12 12:55:02 来自 三星Galaxy S23 Ultra
最近几年的书都得提提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,按这种视角,图二的浮雕该怎么办?
如果只是弄个牌子,说明奴役黑人的黑历史,好办的很,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点也不冲突。
如果应该砸掉呢?毕竟,CHS之母劳拉简·史密斯对类似的雕像发表过应该砸掉或搬走的意见。
3
0
1